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宰辅大人是朵黑莲花 > 第218章 红极生诽谤,殿前求娶亲
    已入亥时,街上行人渐少。温热的风拂过发烫的脸,带走几分酒气,转接头疼起来。
    屋内声乐正浓,喝彩声如浪翻涌,即便不回头看,也能想象那奢靡繁盛之景。
    顾七皱皱眉,仰头望了望。
    夜空清朗,月明星稀。
    “呕——”
    酸腐中透着浓浓酒气,让人闻了反胃。
    循声望去,见常彬抱着柱子,坐在地上吐得一塌糊涂。
    “没事儿吧?”顾七凑上前,用帕子擦了擦他脏污的衣领。
    “没事儿!”他咧嘴笑着,一开口,满腔难闻的气味,“好友重逢,开心嘛!”
    这等强颜欢笑,让人看了反倒心酸。更何况那微醺的眼睛里,透着无尽落寞和难过。
    “好吧。”她不忍拆穿,也不想就此攀谈。
    毕竟,凤楚纤的死......与自己脱不了关系。
    “我先送你......”
    “你这帕子,”常彬抽出她手中脏污的帕子,展开看了看,笑道,“好看!”
    顾七攒眉凝目,不由得审视眼前这人来。见他醺醺醉态,说话开始颠三倒四,丝毫看不出别样心思。
    “好了,回去吧。”她不动声色将帕子抽回,又叫了一辆马车,亲自将常彬送回府后,方乘车而归。
    宰辅大人的府邸,在东街北巷。
    这是元承熙一早为裴启桓挑选的宅院,在数月前,便命人将宅院修缮整理。也正是这份荣宠,让裴启桓未入都,便成为整个郡州的谈资。
    有多少人羡慕,便有多少人眼红嫉妒,甚至心生憎恶。
    才踏入院中,便听到阵阵抽泣声。走近一看,见丫鬟小厮围成一团,七嘴八舌说着什么。
    庆瑜从人群中抽身出来,远远看见顾七,忙上前行礼:“大人怎回来得这么晚?”
    声音虽不大,却也着实吓了丫鬟小厮一跳,顿时院子里鸦雀无声。
    “去送了常侍郎一趟。”她望着人群后面偷偷擦泪的秋桑,皱眉问道,“这是怎么了?”
    “不是什么大事,秋桑出门的时候,不小心跌了一跤。”庆瑜挥挥手,下人们纷纷四散。
    秋桑垂着头站在原地,时不时抽泣着。身上污泥片片,旁人只稍稍一瞥,便能看出她的狼狈不堪。
    “是该哭一哭,”顾七悄然打量一阵,想起白日里见她穿着的淡粉长裙,不由得笑出声来,“这么好的绸子料,才赏了你和瑜姑娘。穿上身不过一天,就破了。”
    秋桑睁着汪汪泪眼,顺着视线一瞧,见腰上不知何时划开个口子。她抬手捂得严实,却委屈更甚,“哇”地哭出声来。
    “大人还在这呢......”庆瑜忙上前推了她一把,柔柔的声音掺着几分严厉,“去洗洗换身干净的衣裳,再过来伺候!”
    虽未出夏,到夜间却也有了凉风习习,院外反倒比屋里更舒服些。
    顾七走到院子中央,仰头望着悬空高挂的月亮,朝身侧招了招手:“沏壶茶来。”
    庆瑜会意,命小厮抬了躺椅和方桌到院外,不一会儿端着东西出来。并未急着斟茶,先把一碗温热的汤递了过去:“且先把这醒酒汤喝了吧,省得头疼。”
    “有劳。”顾七接过碗,三两口咽下肚,正好解了口干,问道,“平儿可回来了?”
    “回来了,这会子在屋里背书呢。”
    她转着手中空碗,心不在焉应了一声:“嗯。”
    自荼州事了,便将庆瑜、秋桑和孙平一应接到国都来。偌大的宅院,有这几个相熟的人,倒也不觉寂寞。
    只是这心里,总觉得空落落的。
    “不然,奴婢去唤小公子来?”
    耳边的温言细语,犹如夏日凉风,吹散了杂乱心绪,让人身心安宁。
    “不用了。”她淡淡一笑,将碗放到桌上,双手交叠置于脑后,整个人躺了下来。
    庆瑜只当他牵挂孙平,站在身侧柔声道:“小公子来了国都,比先前更用功了。每日背书到深夜,天不亮便起来,那眼睛总是红红的,倒着实让人心疼。”
    “此事怪我,该早早将他送到国都来才是,”顾七叹了口气,“平儿已经七岁,读过的书却不到叶景的一半,也难怪他着急了。”
    叶景是大理寺卿叶弘的孙子,四岁的年纪,却已熟读《论语》、《诗经》,聪慧异常。孙平五岁方启蒙,又没有先生传授,底子自然差了些。
    纵然在荼州时,有元哲和几位郡守教他读书识字,却也只是断断续续,不合条理。到国都之后,自己便将他送去叶家书孰,倒不是盼着他能入阁拜相,只是希望他能多读些书,免走歪路罢了。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叶景的聪颖,刺激到了资质稍差的孙平。
    她抄起桌上糕点,想着平儿爱吃,愣了一会却又将碟子放了回去。
    这孩子,早不喜欢这些甜腻糕点了。
    顾七有些怅然若失,缓了许久方道:“晚些送碗安神汤过去。”
    庆瑜点点头,执起茶壶续上热茶。
    她浅啜一口,仰躺着数起星星来。忽然,嗅到一股淡淡幽香,随即一张薄毯盖在了自己身上。
    “这样夜了,大人竟还在这闲聊。”
    “难得清闲。”她笑应着,偏过头打量。
    好在夜深,看不见脸上红霞。秋桑微微侧身,嗔道:“大人,怎么这样看着奴婢。”
    “说正事吧。”顾七坐直身体,茶盏自然而然落在方桌上,“今儿到底怎么了?哭得这样厉害?”
    “没......”
    见秋桑噎住,庆瑜忙上前圆场:“不过是摔了一跤,弄坏新衣罢了。”
    “若如此简单,你又何必遮掩。”顾七凝目攒眉,不自觉加重了语气,“我这眼里揉不得沙子。不论大小事,均要知会我。若存了二心,还是趁早离开的好。”
    “大人!奴婢知错了!”
    两个丫鬟忙跪了下来,庆瑜埋着头,委屈道:“外头的人乱嚼舌根,传了些不堪的话出来,实在怕污了大人的耳朵,这才,才......”
    “倒难为他们了,”顾七哼笑一声,“哲王不在国都,竟还有风言风语。”
    “不......不是您和哲王殿下......”秋桑躬着身,战战兢兢道,“传言说,大人备受荣宠,非治水有功,而是......而是......”
    “而是什么?”
    “而是魅惑君主,”她将身子伏低,涨红着脸答道,“说大人频频出入后宫,引妃嫔不满,陛下为方便召幸,这才......才置外宅......”
    说着说着,秋桑又委屈起来:“奴婢今儿出去,见几个妇人浑说,上去分辨几句,便......便被她们推进泥塘里......”
    顾七无奈扶额。
    也不知怎的,关于自己的谣言,总是这么......别具一格。
    “大人也不必着急,”庆瑜跪直身体,一双眼坦荡荡望着端坐的人,“待大人觅得良人,娶妻生子,谣言自灭。”
    顾七托腮凝思,一只手轻轻敲打桌面,看似愁云密布,实则心里已有了主意。扔下一句“知道了”,便自顾回了房。
    借着昏黄的光,又细细将手上的信读了一遍。
    七月下旬,圣旨送到荼州后,周护便当即写了信,托同盛镖局送到国都来。
    除去信中寒暄和感谢之语,便是述说荼州百姓安康。只是这信上,最后一句......
    “九月,李景浩赴都,大人务必亲迎。”
    若是同僚之谊,却丝毫未提胡宇杰。周护心思缜密,断不会无故叮嘱......
    罢了。
    顾七掐了掐额头,决意不再纠结深思,只待李景浩来国都,一切自然分晓。
    翌日清晨,庆瑜照常来伺候,见顾七正在换朝服。
    “奴婢来吧。”她放下铜盆,上前整理大带和袖口,笑问道,“可是有什么开心的事儿?”
    “为何这么问?”
    她抬起头来,应道:“大人这眉梢眼角,可都挂着笑呢。”
    “瑜姑娘果真通透。”顾七咧嘴一笑,“昨儿想了一宿,咱们这院子,还是要有个当家主母才是。”
    庆瑜脸色一僵,跟着手脚停了下来。
    伺候这么久,早就认了命。裴启桓这般清新俊逸的男儿,娶妻是早晚的事。可当他亲口说出这话来,自己还是剜心般难受。
    “奴婢,奴婢定会伺候好夫人,”她垂下头,偷抹去眼泪,“只是不知,大人看上了哪家的?”
    “柳家。”顾七笑容尽失,幽深的眸子里映出几分愁绪和内疚来。她沉默一阵,喃喃说道:“柳湘凝。”
    此番堂上求娶,便再没了回头路。既可止流言蜚语,亦能保柳家小姐一命。
    可自己终究要走,留她一人在这,未免太过残忍。
    罢了,且走一步看一步吧!
    “好了么?”
    “好了。”庆瑜轻应一声,取来官帽递了过去。
    穿戴整齐,乘轿到宫门口,步行至奉天殿外。
    怎料在朝堂之上,才刚开口提求娶一事,便被人当即拦下。
    “裴大人这话说得晚了,本王半月前,已向柳家下了聘。”
    她眼睫一抖,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    这声音是......元哲?
    他要求娶柳湘凝?
    “裴卿,昨夜皇叔回都,已同朕说了此事,”元承熙端坐在龙椅上,一张脸严肃而认真,“朕......”
    “陛下!”顾七手持笏板,上前一步跪了下来,“臣与柳家小姐,乃是两情相悦,还盼哲王殿下......”
    “裴大人!”
    身后一声呵斥,当即断了她的话。
    柳纪纲激动地咳了两声,跨步出列:“小女待字闺中,从未做过什么逾矩的事,裴大人若心仪小女,也该为了她着想,怎能这般诋毁女儿家的清誉!”
    “柳大人,晚生并非有意诋毁,只是......”
    “如今小女与哲王殿下婚约已定,”柳纪纲声调抬高,肃正的脸越发阴沉,“裴大人还是另觅良人吧!”
    顾七臊得脸通红,却只得硬着头皮去求小皇帝:“陛下......”
    “好了。”元承熙不耐烦地扬了扬手,“既是私事,便不要拿到大殿上说。天涯何处无芳草,朕劝裴卿,还是早早断了念头的好。”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.cc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