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宰辅大人是朵黑莲花 > 第216章 离别总应景,长夜漫相思
    盛夏之夜,蝉鸣总是扰人清静。
    而此时,两个人的剑拔弩张,让余下众人噤若寒蝉,既希望这蝉鸣响亮些,又担心这声音惹人燥火骤生,引尊贵之人心生不快。
    徐硕悄抬眼,见哲王殿下的脸色越发难看,眉宇间透着愠怒,狭长的眸子里却莫名映出几分酸。
    他眼珠微转,意味深长地朝裴启桓扫了一眼,随后干咳一声站起身来:“小儿用药,量还是要谨慎些,待我回去弄几颗小点的丸药。这里,便有劳晏大夫照顾了。”
    说罢,附到哲王殿下身侧耳语几句。
    元哲神色有缓,蹙着眉叹了口气:“都出去。”
    伴着窸窣杂乱的脚步声,屋里人走了大半。
    “你也出去吧,我来照顾平儿。”顾七松了口气,朝门口愣神的秋桑挥了挥手,“去熬些消食汤来。”
    秋桑点点头,乖顺地退了出去。
    “到底是亲王,你这般顶撞实属不妥。”她坐在床边矮凳上,隔着纱幔轻握着孙平肉嘟嘟的小手,“若怪罪下来,你我都没什么好果子吃。”
    “他不会。”晏楚荣拧着眉,不自觉暂停了手中动作,“因为你在这。”
    隔着一层薄薄的纱幔,纵看不清神情,也从这略酸的语气中,听出几分醋意。
    顾七只觉心中憋闷,再不搭话。
    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,却只听到屋外聒噪的蝉鸣。直到孙平疼得哼唧,方回过神来,继续推拿。
    晏楚荣自嘲地笑了笑,神情越发落寞。
    自己在等什么?
    等她解释,还是等她宽慰?
    明知比不过,却总是不甘心。明知她心里放不下,却仍是忍不住逼她。
    沉默的回应,早说明一切,自己又何苦纠缠……
    “小孩儿,知不知道该唤我什么?”
    没来由的一句话。
    顾七闻声歪了歪头,听到孙平软乎乎地应了一声:“晏大夫。”
    “不对。”温柔的声调透着几分严肃,晏楚荣板着脸,“按辈分,你该叫我一声大伯。”
    顾七面露惊讶,一把拉开帷幔,恰见他偏过头微微一笑。
    “吱呀”一声,秋桑端着消食汤缓缓走进。
    “本就积食,别喂太多。”晏楚荣起身叮嘱一声后,又俯下身捏了捏孙平的鼻子,“以后不舒服,就来找晏伯伯。”
    秋桑面露迷茫,直等他走出去,才小声嘟囔道:“晏大夫这是怎么了……”
    仿佛一瞬间,阳光照了进来,驱散了眼底阴霾。
    顾七樱唇半张,愣了半晌后咧嘴一笑。
    夜更深了几分。
    昏暗烛火摇摇曳曳,床上细鼾久久不歇。
    摇扇的手缓缓停了下来,顾七揉揉眼,悄打了个哈欠,趴在床沿昏昏欲睡。朦胧间,听到院外虫鸣,伴着床上小人儿的呓语,填进自己的梦里。
    远处好像有人。
    她抓着草藤编制的秋千,用力朝前望,却总在依稀辨清时又模糊起来。
    忽然,那身影消失不见。
    腰间发紧,垂头一看,这人竟蹲在跟前,喃喃说着什么。她晃了晃头,伸手抓住眼前这人的衣领,用力睁开眼睛……
    这脸生得可真好。宽宽的额,浓浓的眉,狭长的眼睛,高挺的鼻梁。只是这薄唇紧抿,平白添了几分严肃进去,让人不得亲近。
    她咧嘴一笑:“这不是殿下么……”
    元哲尴尬地紧了紧手臂,一时间不知该放下,还是该继续抱着。方才进来时,她分明是睡着的,岂料才抱起来,便扰醒了她。
    他撇过头,口是心非道:“本王是来看孩子的。”
    乍一说谎,竟红了耳根。无奈,只得多说几句,掩饰心慌。
    “孙平自小没节制,为了几口吃的伤身,实在不该。你若真为他好,也该时常约束。”
    “他是本王义子,断不能被你耽误前程。待本王回来,便将他接走。”
    “至于你……”
    他垂下眼眸,神情稍显落寞。凤娘的事情,如同哽在喉咙的刺,放不下,忘不掉。
    “可不要自作多情,”元哲声音转冷,“本王还没原谅你。”
    等了许久,没有回应。
    他转头一看,怀中的人早已沉沉睡着。两只手轻攥着自己的衣领,苍白的脸展露笑容,嘴角上隐隐挂着口水……
    真是个没良心的东西。
    “若早知会你,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误会。”他惆怅地叹了口气,“可相处这么久,你早该了解我的脾气,万不该为那证物起杀心。”
    叽喳鸟叫声,吵得人不得偷懒。
    她揉着惺忪睡眼,坐起来打了个哈欠。
    听到一阵叩门声,她扒开眼皮,朝门口望去……
    不对!
    这不是自己的房间!
    她吓了一跳,顿时清醒不少。环顾四周,极简的陈列透着威严。几缕阳光透过窗,照在桌上一壶一盏。
    书……不见了。
    又一阵叩门声,拉回自己的思绪。
    “真是该死,都这个时候了,还琢磨那书的名字作甚!”她暗暗咒骂着,慌忙起身开门。
    只见秋桑端着铜盆,在门口站着。
    “我怎么会在这,殿下呢?”
    “今儿天还没亮,殿下便启程回青州了。”秋桑将铜盆放在架上,将热帕拧得半干,茫然地抬起头来,“大人昨儿在这,竟没有一点印象?”
    顾七皱着眉,试图回忆昨天的事情,却什么都想不起来。
    罢了。
    她接过热帕,简单洗漱一番,直接奔去前院去寻徐硕。
    走到廊下,见小厮在厢房进进出出,将大箱小箱搬了出去。
    她心中纳闷,快走几步,险些撞上人!
    “这一大早,要去哪?”
    徐硕面带微笑,礼貌应道:“回国都去。”
    顾七满头雾水:“殿下的意思?”
    “荼州一切顺利,下官也该回宫复命了。”他站在原地犹豫两番,终将袖中的几封信掏了出来,“这些都是国都来的信,殿下拦截拆开过,盼裴大人勿怪。”
    她接过信,望着翘起的封口,不禁笑了起来:“既拦截了,又为何要还给我呢?”
    “下官不知。”徐硕脸上挂着笑,疏离的眼睛里,忽然映出几分愁绪。他从怀中又掏出一封信:“有劳裴大人,将此信送到……送到百药堂,给……”
    “好。”顾七爽快接过。
    从陌不相识到相交为友,最终又分道扬镳。这各中苦楚,自己再清楚不过。
    她抬起手,想如往常分别那般,拍拍徐硕的肩膀。
    却也只是想想。
    “徐太医,一路保重。”她规矩行礼,如初见那般,不远不近。
    “后会有期。”徐硕回应一声,走了两步又转身回来,“殿下说,眼下正是多事之秋,切勿一心二用,当以荼州治水为紧要。旁的事,暂放一年,自有结果。”
    “嗯。”顾七眉头紧锁,若有所思。
    直到徐硕的马车驶出长街,她还是没能琢磨出那句“暂放一年,自有结果”的意思。
    先前跟着自己的小吏,在元哲回青州后便回了县衙。
    还来不及伤感,别离便已成为过去。
    “要打仗了。”
    幽幽一声,吓了她一激灵。撇过头,见晏楚荣站在身侧,将药碗递了过来。
    她捏着鼻子,将药灌入肚中,又接过蜜饯放入口中。匆匆嚼了两下,问道:“可有韩子征的消息了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他点点头,“让你安心完成后半程的治水,待时机成熟,便接应你离开。”
    顾七抱臂沉思,尔后笑道:“想来,褚二是你与韩子征传送消息的关键人物。”
    “褚二?”晏楚荣面露疑惑,随即摇了摇头,“不是暗棋,是一个叫‘伏虎帮’的三流帮派。这么说,你见过褚二了?”
    “同盛镖局的镖头。”她转身朝回走。
    “就是运送温泉水的那支镖队?”他跟上脚步,沉声说道,“看来韩子征在国都,安插了不少暗棋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”顾七应和着,“只是不知,其他的暗棋在哪。”
    “时机到了,自会相认,倒也不必过分担心。”晏楚荣淡淡一笑,指着她手中的信问道,“这些是哪来的?”
    “徐硕临走前给我的……”她拆开一封,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,寥寥看了几行,猛地将信收了起来!
    “这柳家小姐,是看上你了。”
    “回去吧。”她干咳两声,加快了脚步。
    不过才离开两个人,刺史府却显得空空荡荡。在这之后,顾七经常早出晚归,往返在各个郡县,仿佛只有忙起来,才能将思念抛诸脑后。
    在这之后,孙平似变了个人,每日天不亮便起来读书练武,更改了贪吃的毛病。一张小脸总是板着,不爱笑,不爱闹。
    秋桑和庆瑜常说,小公子懂事不少,仿佛一夜之间长成大人。
    顾七听后也只是笑笑。
    谁能想到,白日里流血不吭一声的小孩儿,夜里会窝在角落为思念落泪。他以为,只要自己够乖,义父便能回来,一如往常教自己读书习字,不厌其烦地教自己剑法招式。
    可左等右等,也没有义父的消息。
    春去秋来,又是一年夏。
    孙平坐在车里,两只手扒着窗沿,呆呆望着熟悉的院落。
    前厅那棵老榆树,看着比先前萧条了些。
    此刻,似是懂了离别。他朝那大树挥了挥手,学着车尾那群人道别的模样,嘟囔一声:“保重。”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.cc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.cc